後現在主義,這個概念至今仍無法清楚的界定,後現代所標榜的是對「現代性」的批
評,概略之,現代性的特徵是「理性化」和主體性哲學。由於這是過於狹隘了的理性
主體,因此造成現代社會只追求效率、秩序等,使得人與人之間漸漸疏離了、生活失
去了自我觀照的理性做種種批評。
後現代藝術、文學,甚至是哲學,並沒有傳統的固定表達方式,也沒有一個強而有力
的原理支配,而是以拼貼、折衷的方式出現,以動態的多樣化呈現。要給它一個單一
、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是不可能的。當然﹐各種後現代主義有一些共同的關注點或運
動方向﹐如:
1.反/同現代性和現代主義:反對現代性的經濟模式、科技,批判現代主義的理性秩
序和精英主義,但卻在各方面受其影響。
2.建構論 (constructionism):質疑(歷史)寫實再現、主體自主,認為二者都是社
會和文字建構出來的。
3.顛覆真理(anti-foundationalism):反對絕對普遍的真理,支持小敘述和在地政治。
4.去除中心:打破中心權威、跨越(既有的學科、國家、文類等)疆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o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